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文博工作 > 文博工作文博工作

2011年9月公布的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

点击数:1802 发表时间:2020-09-07

    1、塅家车节孝坊,位于河上镇塅家车村东边村口,始建于清代光绪四年,牌坊为一间二柱三楼式,保存非常完整,历经130余年未作维修。各楼戗角,额枋雀替及定坊斜撑均完好,非常罕见。牌坊雕刻细腻,形像逼真,质朴高雅,浑厚潇洒,内容有戏曲人物故事、花草、鸟兽,主要采用浮雕、透雕、圆雕等手法,雕刻技艺精湛,体现了清未当地的建筑风格和雕刻工艺水平。坊上字碑刻有“赐进士出身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级臣谢阑生之妻陈氏节孝坊”及建坊人名号、年代、步骤,完整地展现了清代牌坊的制度格式。牌坊旁还有一口古井,井圈上刻有“松江村古井”,井水清澈见底。塅家车节孝坊是抚州市少有的精品佳作,具有较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研价值。

1.jpg


    2、谙源村古戏台,位于许坊乡谙源村委会谙源村村口,清代建筑,占地约110。戏台前有由石栏和石条围起来的戏园子约500,石栏柱上有多处清代重修石刻字样。舞台后间有多处戏班演出时留下的墨迹。此建筑对于研究古戏台及梨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
2.jpg

    3、崇仁天主堂,位于巴山镇胜利社区辖区,县人民医院内。教堂的正面面向县人民医院的宿舍及住院部,左侧是县人民医院的门诊部。1910年(宣统二年)建,教堂为西洋哥特式建筑,教堂外型以尖拱、尖顶为合成要素,用青砖精工细砌而成。整个教堂,风格典雅,巍然壮观,占地面积约726。教堂内拱顶骨架筋从顶部向四周散射,犹如空顶覆盖着整个内部空间。此建筑对于研究崇仁天主教文化及其建筑具有意义。

3.jpg

    4、慈竹世家总门坊,即北宋地理学家、文化家乐史家族总门,位于崇仁县三山乡乐家村原村头,座北朝南,砖石结构。据考,乐史在四川陵州做官时曾写过五言《慈竹诗》,初刻于陵州。全诗五段四十韵,抒发父慈子孝之情,希望乐家子孙繁衍兴旺,世代科弟致仕。自此以后乐史及其后裔均以“慈竹”自喻。所以,乐史家族总门号称“慈竹世家”。此建筑对于研究乐史及其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
4.jpg

     5、东山村红军作战指挥部——东山村“山水清晖”民居,位于相山镇陈坊村委会东山村小组右侧一座山旁边,背靠青山,穿斗式砖木结构,屋后山中有两处作战掩体。该建筑是1933年“东山岭战役”的重要物证和历史遗存,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 1933年春,为了粉碎蒋介石发动的第四次“围剿”,等红军将领率中央红军一、三、五军团在东山这幢“山水清晖”的民居内设立了指挥所,指挥了的“登仙桥”和“黄陂”战役。 1933年6月在东山村成立“崇仁县苏维埃政府”。从此,东山成了崇仁革命的摇篮和全县革命斗争的中心。1933年7月,国民党以第二十七、三十一、四十四等3个师的兵力陆续向凤岗也就是现在的相山进犯,并在逃亡的地主、恶霸、土豪劣绅和乡长、保长、流氓地痞纠集起来的反动地方武装“难民团”的带领下,采取“分兵合击”的战术,从三路围剿向东山进攻。而当时主力红军已转入中央根据地,东山只有县独立营、游击队等200余人抗击敌人,虽击败了敌人数次进攻,后终因叛徒引路,敌人偷袭,攻占了东山。为了保存实力,苏区干部和群众在独立营和警卫连的掩护下,冲出了重围,退出了东山。在突围的激烈战斗中,县独立营政委蔡仲贤身负重伤,营长胡家涛英勇牺牲。这就是的崇仁“东山岭战役”。

5.jpg

    6、黄裳墓,位于许坊乡黄坊村委会黄坊村小组的锅形山。黄裳(1044-1130),字勉仲,延平(今福建平)人。北宋神宗五年(1082)状元。为官端明殿学士,礼部尚书,卒赠少傅。是北宋文学家、词人。代表作甚多,其词语言明艳,如春水碧玉,令人心醉,著有《演山先生文集》、《演山词》,词作以《减字木兰花》为,金庸小说《射雕英雄传》称其为《九阴真经》的作者。黄裳原葬宜黄县,清道光十八年因宜黄迁县而改葬崇仁县黄坊锅形山。崇仁黄坊人均为其后裔。现在的墓葬为1995年重修。黄裳墓对于研究黄裳具有重要意义。

6.jpg


上一篇:2013年12月公布的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一篇: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

Copyright © 崇仁县文化馆 版权所有     技术支持:江西华邦LOGO黑.png     地址: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广场北路9号

邮编:344200     电话:0794-6333633     传真:0794-6333633     E-mail:crwgs@163.com 

网站备案:赣ICP备15006294号-1